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

原创
一,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1、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一,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

  1、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2、“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5、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7、唯到中秋节,人月两团圆。

  二,中秋节月亮为什么最圆

  1、中秋节月亮不是最圆的。

  2、民间之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说,是因为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

  3、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农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

  4、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

  三,中秋节的习俗100字

  1、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2、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

  3、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4、祭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

  5、观潮,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四,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1、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八月居中,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2、下午,鼓楼商业步行街两旁展出的精美摄影作品。袁州谯楼水墨飘香,前来观看月亮名家书法展的市民络绎不绝,我也在其中。看了之后,我对这些书法名家的深厚功力表示钦佩和赞赏。

  3、晚上,我和妈妈又来到鼓楼。发现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整个街激情和动感交织,热烈与喜庆相融。走到里面,看见袁州谯楼前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闪烁,表演已经开始,先是追月、请月、祭月、拜月。之后,宜春中心城激情上演了一出火龙追月的好戏,,以丰城板凳龙为首的舞龙队伍在一片激越的鼓乐声中鸣锣开道,拉开了火龙追月的序幕,二十七条祥龙沿着朝阳路----东风路----高士路----袁山大道----体育中心广场的路线巡游表演。在宜春城处处流光溢彩的夜景下,二十七条祥龙时而上下翻腾,蜿蜒遨游;时而腾空夺宝,盘旋仰啸;时而到地平舞,犹如长龙潜海底,翻起千层浪花;时而腾龙翩舞,犹如长龙升天,卷起万朵祥云……火龙追月点燃了广大市民的中秋狂欢热情,他们紧随火龙身后,欢呼着,奔走着,在中秋之夜的宜春中心城区演出了一场龙追月、人追龙的壮观景象。市民的欢声与笑语、激动与热情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生活无限的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在宜春体育中心,二十七条祥龙在欢快激越的鼓锣声中举行了场面壮观的舞龙表演,它们时而昂首翘尾,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冲右突,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热烈喝彩和欢呼。

  五,中秋节的来历50字

  1、中秋节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中秋节正好是一年的八月秋季中旬,故称为中秋节。

  2、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3、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学习相关推荐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

2024-04-28

学习